淡季涨价一直是酒企惯用的时间节点。不过,在7月份,多家酒企的提价举措还是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这轮白酒涨价潮的背后,是市场需求下的真实表现还是酒企的一厢情愿?
对于酒企们的涨价动作,有业内专家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看好酒企涨价,因为此轮白酒行业的复苏并未普惠到每家酒企,这轮白酒复苏仅是结构性复苏,而非整体复苏。
在茅台酒一枝独秀的背景下,白酒企业的涨价给了市场诸多遐想。
7月9日,伊力特对经销商、合作单位下发了《关于白酒产品调价的通知》。公司决定自7月6日起,全面提高伊力特在售产品的出厂价格。
根据通知显示,伊力特将特级甲等酒(王酒系列及同等产品)上调10元/500ML;特级酒(老窖系列及同类产品)上调4元/500ML;优级甲等酒(老陈酒系列及同类产品)上调3元/500ML;优级酒(特曲系列及同类产品)上调2元/500ML。
洋河近日也对外发布公告,自7月1日起上调了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出厂价及终端供货价。其中,在出厂价方面,海之蓝每瓶上涨4元,天之蓝上涨6元,梦之蓝系列分别上调5元和10元。在终端供货价方面,海之蓝每箱上涨60元,天之蓝上涨100元,梦之蓝M9价格上涨了600元。
另外,在此轮涨价中,酒鬼酒也参与其中。根据资料显示,自7月15日起,酒鬼酒对52度高度柔和红坛和紫坛酒鬼酒分别提价22元、20元,且只提出厂价,终端价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古井贡、西凤酒等也发布了产品调价通知。而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则是做出了停止发货的举动。
根据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公司下发的《关于暂缓接受52 度新品五粮液订单的通知》显示,从6月23日起暂缓接收500ml装52度新品五粮液酒(普五)订单,具体恢复接收订单时间待定。
对于上述白酒企业的举措,行意互动创始人、中原基金执行合伙人晋育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白酒行业复苏不具备普遍性,而是一种结构性复苏,仅有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名酒销售向好,而非所有白酒都出现了复苏。因此,酒企在选择涨价时要谨慎而为之。
晋育锋表示,酒企涨价选择的时间节点包括春节前后、淡季6月-7月份。首先,春节是白酒的传统销售旺季,经销商大力销售,因此春节前涨价带来的影响,会因为销售好而被经销商接受。春节后涨价,酒企也是抓住了经销商库存少,有进货需求。而选择淡季涨价,特别是中秋前一个月涨价,企业则是想刺激经销商提前打款进货。
也就是说,涨价带给企业的是利润的高增长,而在不同的时间点涨价,目的就是刺激经销商的进货热情,让经销商手中的资金“吸进”酒厂。
对此,晋育锋呼吁酒企不要通过新一轮的涨价,吸引经销商打款的同时,再向市场压货,这种行为是要不得的。
“酒行业并未真正复苏,因此,酒企在涨价前应该看清终端需求的真实变化,再决定是否涨价,总之,不看好此轮酒企涨价。”晋育锋如此表示。
“一线名酒的量价齐升,虽然带动了部分酒产品的价格上涨和销量增长,但是这轮白酒复苏的盛宴主要集中在一线名酒和区域名酒身上,对于多数酒企来说,日子相对难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如此表示。
通过记者的调查显示,目前属于白酒销售淡季,市场上除了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以及地方区域名酒销售向好外,其它白酒的销售在淡季表现一般。而此轮白酒涨价潮的背后,虽然有原材料、包装材料等成本上涨因素,但是,多数酒企的涨价背后,则是为了经销商手中的“银子”,以涨价刺激经销商打款,以满足企业业绩增长的需求。
不过,在消费升级影响下,白酒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行业两极分化是不争的事实。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长有现货市场的支撑,但是缺乏品牌知名度的酒企,则面临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上涨等压力。因此,白酒行业深度洗牌的日子已经不远。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18日,沪深两市共有6家白酒企业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ST皇台预计中报业绩减亏,青青稞酒预计净利润略减,而老白干酒、古井贡酒、顺鑫农业3家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而洋河股份则发布的是业绩略增公告。
查阅上述公司业绩预告显示,古井贡酒预计2018年1月份-6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2333.49万元-93311.28万元,同比增长50%-70%。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古井贡酒表示,本期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营业收入的增加和产品销售结构上移所致。
“产品调价以及销量增长是酒企业绩增长的两大因素,而接下来的中秋、国庆销售对于上市公司三季度甚至全年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此轮白酒涨价潮的背后,不排除酒企为了业绩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当然,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涨价的另一方面则不想与同梯队的酒企的距离拉的太大,虽然销售一般,但价格不能一般,故而也有提价的需求。”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酒企涨价也要结合自身销售而定,不要盲目跟风涨价。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