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长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上,中国本土葡萄酒公司们的表现令人堪忧。
随着餐饮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把葡萄酒视为一种日常饮品。据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未来三年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额将增长39.8%,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
但包括张裕、王朝、长城在内的三大中国葡萄酒公司都表现不佳。换人、停牌、被集团剥离…….国产葡萄酒的发展之路颇多坎坷。
12月11日下午,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孙利强因个人原因决定辞去董事长一职。根据公告,孙利强将继续担任张裕的董事,且在选举产生新任董事长前,继续主持董事会日常工作。
外界猜测孙利强的离职与张裕近年来的发展迟滞有关。自2011年后,张裕的业绩就一直在下滑,一路从2011年的19.07亿元跌到了2016年的9.8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下滑1.041%。在此期间,张裕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发展进口葡萄酒业务,希望用国际化路线提升集团的体量和利润。
从2013年起,张裕就先后收购了法国富郎多干邑酒庄、法国波尔多蜜合花酒,并花2625万欧元控股西班牙爱欧集团。在宣布孙利强人事变动的同一天,张裕还公布了拟以自有资金2060.5万澳元的价格,现金收购Kilikanoon Estate Pty Ltd 80%股权的决议。后者是澳大利亚一家生产销售中高档葡萄酒的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营业收入为1105万澳元,净利润126万澳元。张裕称可与Kilikanoon Wines形成良好的互补性,并称该公司规模虽小,但产能扩充的弹性较好。
但从其过往的经历看,收购海外资源收效甚微。当年花大价钱买来的爱欧集团,原本业绩稳定增长,去年却出现了亏损。
苦苦挣扎的还有王朝。停牌4年的王朝酒业终于在日前宣布了2012年至2015年的业绩情况,报告显示王朝酒业2012年至2015年分别净亏损1.07亿、5.52亿、3.93亿和2.06亿港元,4年累计亏损额高达12.65亿港元。在今年8月份王朝酒业的一份盈利警告中,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较2016年上半年的亏损将继续亏损。至于王朝酒业何时复牌,依旧是个未知数。
作为早在2005年就于港交所上市的葡萄酒公司,王朝酒业曾与张裕、长城一起并称国产葡萄酒的“三驾马车”,被寄望与洋酒抗衡。但2013年王朝酒业被爆针对交易事项指控的匿名信事件,公司自此停牌,并逐年亏损,早已不复昔日辉煌。
另一行业龙头长城的境遇也并不顺利。今年9月,长城总经理换人,10月中粮集团旗下中国食品出售以长城为核心的酒类业务,长城业绩不佳的情况被曝光。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食品国内葡萄酒业务连续亏损长达30个月,2015-2017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分别为2.41亿港元、1.67亿港元、4.09亿港元。2011-2016年,中国食品国产葡萄酒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1%。
针对中国葡萄酒企业未能把握市场增长形势的原因,酒业专家蔡学飞认为:“一是因为在整个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国产葡萄酒没有跟进相应的品牌高端化升级战略,依然以中低端为主要产品结构;二是整个新生代对于酒水消费多元化以后,国产葡萄酒的品牌塑造过于单一和传统;三是国外葡萄酒的大举进入。”
国产葡萄酒产品杂乱,哪怕是龙头企业张裕,推向市场的产品也曾多达1000多款,资源难以聚焦。同时国产葡萄酒经销商管理难度大,会出现窜货、低价、违规网上销售、擅自加外包装等情况,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发展十分不利。
进口葡萄酒的发展也带来了威胁,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进口葡萄酒总量达6亿升,同比增长18.9%。与之相对的则是今年前9个月,本土葡萄酒的产量73.2万千升,同比下跌10.3%,国产葡萄酒产量已连续19个季度下滑。虽然总量大过进口葡萄酒,但国产葡萄酒的颓势明显。
不过,目前中国红酒市场集中度跟白酒行业相当,远低于啤酒行业。在中国葡萄酒市场持续向好的大环境下,如果国产葡萄酒企业能及时调整策略,未来增长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