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消品网,快速消费品行业门户网站。

LOGO

热门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酒水行业

权威专家详解啤酒三大误读

浏览:   来源:   时间:2017-01-20 11:47

  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在京举行

  多年来,一些关于啤酒的谣言与误解经久不衰。1月17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主办的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食药监总局、中国酒业协会的领导以及啤酒行业权威专家、龙头企业、媒体等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等专家对相关啤酒谣言及认知误区逐一击破,进行科学解读,还原真相。同时,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要激发多元力量,“五位一体”击破食品谣言,共促啤酒产业健康发展。

  还原啤酒真实面目

  我国啤酒行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已进入寡头贴身肉搏阶段。但近年来,受我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消费环境低迷等因素影响,啤酒产量增速不断下滑。2014年6月,中国啤酒产量首现负增长,而且这种负增长一直持续到2016年7月。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啤酒行业连续两年产销量出现下滑,其中有产品结构的市场适应性问题,也有季节性气候问题,同时与啤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负面形象不无关系。啤酒行业的健康发展面临谣言和负面传言的困扰,不实谣言固然需要解读,而夸大传言也需要澄清。何勇强调,此次论坛举办的初衷,不是为了宣扬啤酒如何好,而是希望通过论坛向消费者还原啤酒最真实、科学的本来面目,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向公众传播正确的啤酒知识和文化。

  “谣言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国酒业协会愿意成为一个窗口、桥梁和纽带,愿意成为消费者走进啤酒和了解啤酒的主要渠道之一,向公众普及正确的啤酒文化,引导公众走出啤酒认知误区。”何勇如是说。

  对于谣言治理,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认为,食品谣言不仅危害公众视听,还影响着产业发展、国家形象,治理食品谣言一定要下重拳,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食品谣言。公众要去了解、掌握科学知识,这是保护自己不受谣言左右的根本方法;媒体要把科学的方法、知识传递出去;专家要敢于站出来,讲解正确的科学知识;专业机构要成为正确信息输出的重要渠道;企业除了制造好产品,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颜江瑛表示,网络已成为各类谣言的聚集地,国家食药监总局希望通过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公众科学消费。

  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副总裁董建军表示,企业在面对谣言的时候,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辟谣。希望通过中国啤酒辟谣论坛这个平台,从公众关心的话题着手,向消费者传递科学、准确的酒业信息。企业不但要做好产品,还要把产品的相关知识不断地传播给消费者,消费者有了正确的认知,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文俊指出,谣言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给酒业带来负面影响,希望政府、专家、媒体能够积极主动关注和重视关于谣言的产生和谣言的处理。希望消费者不信谣、不传谣,用消费智慧引导自身的消费行为。在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啤酒企业应该主动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价值,对行业和社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百威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企业事务总监方嘉喜表示,辟谣与啤酒声誉有很大的关系。希望整个酒行业一起行动,提高整个行业的声誉,提高啤酒的声誉,这样每一个企业都会获益。此外,目前啤酒行业最关心的就是消费税改革,中国啤酒的销量占全球销量的1/4,但整个行业利润非常低,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啤酒消费税改革的问题上多听取一下企业声音。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贾凤超提醒,消费者自身要注意饮食的搭配,如吃海鲜喝啤酒、吃烧烤更爱喝啤酒等。如果生活方式不改变,将增加肥胖问题。此外,啤酒也是酒,是酒就要适量,要适度饮酒。

    广州嘉士伯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企业事务总监胡钺提出建议,一是辟谣要联合行业专家、营养专家、医学专家的观点,要有科学研究的立项,增强说服力,言之有物。二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三是业内同仁本身就是行业最佳宣传代言人,对酒业有深入了解,更要主动向身边的朋友宣传和答疑解惑。本报记者  章玉/图

  谣言&真相

  谣言1.“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误读: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啤酒肚”来说明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尤其是肚子大的男性,多被认为是喝啤酒太多喝出了“啤酒肚”。

    专家解读:“啤酒肚”本是一个比喻性的名词,原本是形容肥胖的肚子就像刚喝过几瓶啤酒之后鼓起来的样子。现在经常被人们误解成“肥胖的肚子是由喝啤酒引起”。究其本质,肥胖的肚子主要成分是脂肪,是长期能量摄入过量而又没有及时消耗掉导致的结果。

    啤酒本身能量并不高,一是啤酒的水分含量超过90%,二是啤酒是由谷物原料发酵而成,谷物在发酵过程中是放热的,因此从能量守恒角度来说,啤酒中内容物的能量低于制成它的谷物原料。

  谣言2.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

  误读:“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使用啤酒花浸膏酿造的啤酒是化学啤酒”“啤酒花浸膏是一种抑制啤酒微生物繁殖的化学物质,饮用将会有头晕、心悸等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等观点在网上广为流传。

    专家解读:这是一种误解,有关“酒花浸膏不安全,会降低啤酒质量甚至不利健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其主要是为啤酒提供苦味和酒花香味。酒花在糖化的过程中,就是将酒花里的有效物质如苦味酸提取,而后将不需要的东西剔除。酒花浸膏就是将酒花中的苦味酸提取出来,再用于啤酒制造,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酒花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苦味物质更纯。

    在制作酒花浸膏时使用二氧化碳。人们利用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在加压低温后像水一样成为液体这一特性,将酒花中的有效物质溶解在液态二氧化碳中,而后在常压下将二氧化碳挥发,获得酒花中的有效成分。这是一个完全的物理过程,只是用液态二氧化碳代替了液态水,是一种先进、合法、无害的物理萃取技术,和化学制剂无关。 

  谣言3. 啤酒中嘌呤含量高可导致痛风发病率高

  误读:多年来,公众认为喝啤酒会导致痛风,尤其是吃海鲜喝啤酒。

  专家解读:痛风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是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骼、软骨和肾脏等处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症。

    目前,已经有研究将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低嘌呤食物,每1千克食物嘌呤含量低于250毫克,可照常食用;第二类为中等嘌呤食物,每1千克食物嘌呤含量为250—1500毫克,应当限制食用;第三类为高嘌呤食物,每1千克食物的嘌呤含量高于1500毫克,应当避免食用。而研究发现,国内常见啤酒中总嘌呤含量在每升38—151毫克之间,平均总嘌呤含量为每升74.9毫克,属于低嘌呤食品。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饮酒量换算,消费者每天饮用啤酒为男性一大瓶,女性一小瓶。拿啤酒中的嘌呤含量来衡量,男性相当于吃了33克鲜肉,女性相当于吃了20克鲜肉,这个含量并不高,前提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适度饮用啤酒。因此,“啤酒嘌呤含量高可导致痛风发病率高”是不正确的说法。


TAG标签:

分享到:
更多精彩热点
最新发布
图文推荐
网站地图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2 中国快消品网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中国快消品网,专注快速消费品行业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