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德媒称,在地图上寻找空白点的巧克力征服者们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他们一边激动得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另一边却意识到,这里是中国——巧克力爱好者的荒漠。至少这里的巧克力消费量刚刚达到可测量值的下限。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2016年12月29日报道,世界巧克力巨头早已发现中国。它们对上世纪70年代末对外开放的中国充满幻想。“那里突然出现了10亿从未尝过巧克力味道的人,”好时和雀巢公司前经理人劳伦斯·艾伦回忆当时的兴奋之情。情况确实如此,德国妙卡公司评估发现,在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的平均巧克力消费量仅为100克。相当于每年只吃一块巧克力。而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年均消费量为90块,俄罗斯人差不多是50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巧克力不是亿滋国际巧克力品类团队总裁塞萨尔·梅洛口中所说的人们欲罢不能的“魔力产品”?亿滋国际旗下拥有妙卡和瑞士三角等多个知名巧克力品牌。
报道称,品牌妙卡今年9月向中国迈出了第一步。“我们需要在那里比对手坚持更久,”梅洛说。他们现在需要中国,因为欧洲和其他市场的销量停滞不前。
不过,最好的巧克力传教士当然是那些从小就长在巧克力罐里的人,比如尤利娅·珍得。珍得巧克力王朝相当年轻,虽然规模不大,却依然耀眼。尤利娅的父亲最初作为厨师和糖果师起家。他曾出人意料地将辣椒放入蛋糕。他还是尝试在巧克力中加入果汁软糖、八角、圣酒和乳香的人。这就是珍得家族。
现在,尤利娅是上海老纺织厂厂区内一家巧克力手工作坊的负责人。他们在这里手工制作巧克力并允许客人参观制作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尽情品尝各种巧克力。工业设计师陈国伦(音)在参观结束后说,他喜爱巧克力。“但在朋友和亲属中我是异类”。中国的成年人中,很少有人在小时候就吃过巧克力,即便吃过,也大多质量不高。“我们都是吃大白兔奶糖长大的,”陈说,“那是用中国人曾经最短缺的牛奶和糖制作的。”陈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中国每年的人均糖类消费量仅为1公斤。不过如今也只有7.6公斤——德国人的糖类消费量是这一数值的5倍。
报道称,中国人在饮食中并不像欧洲人那样爱吃甜食。“除酸、苦、辣、咸之外,甜只是在每餐中需要保持均衡的五种味道中的一种,每种味道都不应该过于突出,”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教授周鸿承说,“此外,中国医生经常告诫人们不要摄入过多糖分。”因此,虽然中国菜属于世界上最精致、最种类繁多的菜系,但在甜食方面却完全不灵光。中国没有西方那样的饭后甜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会有一道偏甜的菜,比如松鼠桂鱼,”周说,“我们会在每餐的最后喝汤或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水果。”
梅洛给出了一组数字:五分之四中国人吃过巧克力。“在尼日利亚这个比例只有5%。”这是很好的基础。中国也有巧克力出售,不过与我们不同,巧克力在这里是被作为奢侈品、体现生活品味的产品,以及主要是作为昂贵礼物销售的。比如在中国的免税店就能看到比利时巧克力品牌歌帝梵。歌帝梵在中国的店铺看上去就像珠宝首饰商店,这并非偶然。“这说明,买巧克力的人并不是为了吃。而吃巧克力的人,并不是自己购买的,”珍得巧克力上海工厂的合伙人埃米·方(音)说。
报道称,因此,妙卡向生活在雾霾中的中国人贩卖的并不单是巧克力,而是白雪覆盖的山脉和幸福生活的奶牛——即便妙卡早已与瑞士无关,而是通过设在苏州的新工厂向中国供货。仅未来3年,亿滋国际就将为打造妙卡品牌投入超过1亿美元。巧克力制造商在迎合中国人的口味:推出小包装,降低含糖量,黑巧克力卖得更好。但过于谄媚新市场也不行:加入茅台酒或绿茶的巧克力并不受客户喜爱,他们反倒对含有杏仁糖的异国风味感兴趣。使用豆浆的聪明点子也失败了。“很多中国人乳糖不耐受,”尤利娅说,“但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对他们来说也根本无所谓。”
报道称,巧克力经常被拿来与葡萄酒作对比。因为它们都属于奢侈品,也因为种植方式和地点会影响可可豆的口感和质量。但更多是因为葡萄酒是一种已经在中国打开市场的西方文化产品。咖啡也属于此类。
“我13岁时第一次喝咖啡,是速溶咖啡,喝到最后还有没融开的结块,”埃米·方回忆道,“咖啡突然在中国流行起来。后来我的上司带我去喝了人生中第一杯真正的咖啡。如今大概全上海的人都会时不时去星巴克点上一杯卡布奇诺或拿铁。”埃米·方相信,巧克力将成为下一个咖啡。“大城市中很多热爱尝试的年轻人愿意先跟随外国人或自己上司的口味。”
来源:参考消息网
最新更新时间:01/02 11:13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