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已成为最火爆的青少年零食之一,国内年销售额达500亿元,不过,其卫生安全也一直饱受质疑。国家食药监总局去年年中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调味面制品(辣条)等休闲食品的监管工作。记者在辣条主要出产地河南、湖南等地调查发现,一些厂家存在生产环境脏乱差、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菌落总数超标等现象。而乱象背后则是没有国标、标准滞后等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辣条消费主力是中小学生部分钠含量惊人
河南万客来食品城是一个大型食品批发市场,这里有不下十家批发商都在批发“辣条”,记者注意到,有牛味棒、巴西烤鸭、蒜香羊排、手撕牛板筋、素烤肠、火爆鸡筋、皇鱼、土豆丝等,大部分包装配以各种美食图案,显得格外诱人。“羊肉串、巴西烤鸭、手抓羊肉……卖得都不错。”有批发商表示。
记者了解到,这些辣条产品,在终端市场上的零售价在0.5元至三元钱,而从这里拿货的批发价,一般是零售价的一半左右,便宜的不到两角钱,贵的也不过1.6元左右。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都颜色鲜艳、油性很大。记者挑选了一些产品后,发现胳膊、手上都沾上了油渍。
多位批发商透露,中小学生是消费辣条的主力,越是便宜的辣条在学校周边越是好卖。
在河南郑州大学路小学附近的一些超市里,记者发现“辣条”都有销售,刚一放学,孩子们便蜂拥而至,来到这里购买辣条。记者随机采访了他们,大都表示非常喜欢吃辣条,有小学生直言“天天吃,一天吃一包”。记者走访了河南、湖南多所中小学,情况类似。而辣、香、咸,口味重,是孩子们喜欢辣条的重要原因。
那辣条究竟能不能给孩子吃呢?带着买回来的辣条,记者来到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部副部长韩军华对一些样品检测后,结果令她感觉不可思议。
“这个钠含量相当高,就是说这100克一包的辣条里面的钠含量,就已经比我们成人一天需要的钠都多了。如果孩子下学的时候吃一包,他两天的钠都够了。问题是,饭菜还吃不吃,肉还吃不吃,长期的话,钠摄入量得多高呀?”韩军华说,辣条属于高盐、高油的食物,如果是合格的辣条,偶尔品尝一下没有什么大碍,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不宜长期食用。
“如果孩子从小养成高盐高油和高脂肪的膳食习惯,成年以后会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风险。”韩军华提醒。
面制品+添加剂=辣条合格率偏低
按专家的说法,合格的辣条偶尔吃吃无大碍。不过现实中,辣条产品的合格率明显偏低。
2015年3月以来,山东、湖北、北京、江西等多地监管部门陆续公布了对“辣条”等产品的抽检结果,其中,山东抽检合格率最高,为88.6%,而江西抽检合格率最低,只有42.1%。其中,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色素、甜蜜素、防腐剂、菌落总数超标等。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总工程师孙桂芳直言,“辣条合格率一般在80%稍微多一点,相对来说算是低的了。”
辣条合格率缘何偏低,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呢?
河南省平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有卫龙牌大面筋、小面筋、牛味棒、素烤肠等等多款辣条产品,宣称是中国辣味休闲食品领导品牌。
记者从其素烤肠产品包装上看到,其配料表中有小麦粉、生活饮用水、植物油、香辛料,以及谷氨酸钠等20多种食品添加剂,还有香精香料等,其他产品也与之类似。
那么,这些素烤肠里到底有没有烤肠,牛味棒和牛肉有多大关系呢?
记者前往位于漯河市的平平食品有限公司,多次提出采访要求,但平平食品公司始终不愿接受采访。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漯河市欧阳柳南食品有限公司,在当地生产辣条的企业中,这家公司属于中小规模。其旗下有海鲜米线、爆香牛筋等多款辣条产品。不过从产品配料表看,并没有海鲜、牛筋等配料,那海鲜和牛筋的味道从何而来呢?
有趣的是,公司总经理欧阳柳南也无法确定“爆香牛筋”里究竟有没有牛肉或牛筋,他带记者来到了公司配料车间。在这里,记者发现,“爆香牛筋”里的所谓牛粉,其标注的成分是:食用香料、热反应香料、增味剂、食用盐、牛油、抗结剂,按照食品标签配料表依含量递减标注的原则,这里面含量最多的,是食用香料,最少的是牛油和抗结剂。
欧阳柳南告诉记者,一锅辣条10公斤,用200克牛粉。而他们公司使用的另一种配料上面标注是牛肉粉食用香精食品添加剂,其主要成分依次为:食盐、谷氨酸钠、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水解植物蛋白、酵母提取物、牛肉提取物、二氧化硅。也就是说,所谓的牛粉,实际上都是香精香料。
而记者在河南、湖南两地调查发现,辣条产品所谓的牛肉、羊肉、海鲜等,基本上都是香精香料调配出的味道,是用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噱头。
湖南省休闲食品协会秘书长李意龙告诉记者,辣条实际上源自湖南平江的酱干。其传统工艺是,先将黄豆做成豆腐干,放入锅内煮,煮的时候要放入鸡汤、和大料一起熬制过的酱油等调料,再将煮过的酱干用柴火烘烤。之后,放上蒜、辣椒油等各种调味料,拌匀,酱干就做出来了。
不过由于现代食品加工机器的出现,20多年前,开始有人用机器挤压豆制品,这就是辣条的雏形,而由于面粉的价格远远低于大豆,后来,就有人用面粉替代了大豆,从此市场上就有了辣条产品,市场越做越大,渐渐发展到全国。李意龙介绍,辣条作为一种预包装食品,要卖向全国必须考虑到防腐问题,想办法延长保质期。
因此,在制作辣条过程中,一些企业会适当加大盐和油的添加量,一方面加重口味,一方面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当然,还需要添加防腐剂。此外,为了增加口感与卖相,还要添加一些香精与和色素。
“放色素是因为我们讲究色香味俱全。”湖南省旺辉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就坦言。
多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强调,色素、防腐剂、香精香料等,都是现代食品所必需的原料,只要符合标准的、合格的产品,都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食品检验中心主任魏法山告诉记者,辣条产品一般添加剂主要是防腐剂容易超标,然后是色素、微生物超标,如菌落种数。
辣条生产门槛较低问题企业多为作坊式生产
为进一步摸清辣条行业的情况,记者对被公开点名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了深入探访。
在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中,标称为郑州毛家食品厂生产的“海苔片味”调味面制品,有三项不合格,其中甜蜜素超标近三倍,糖精钠超标七倍多,产品生产地址为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镇柴郭村。但在柴郭村,记者始终未能找到毛家食品厂。包装上厂家所留的电话,一个无人接听,一个号码错误。柴郭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村没有这个食品厂,村里就没有生产辣条的厂子,作坊也没有,镇政府都定期排查。”
在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名单中,标称通许县裕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菊花片调味面制品,被检出柠檬黄、日落黄、安赛蜜三项指标不合格。
在通许县长智镇东芦氏村,记者找到了裕松食品公司,但发现工厂大门紧锁,记者拨打工厂的电话,发现也已停机。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河南省其他几家涉及产品不合格的企业,结果有的地址是假的,无法找到;能找到的企业,基本都是大门紧闭,即便经过沟通进入生产车间,看上去也都处于停产状态。
而记者探访到的几家企业,也各有各的说法。漯河市欧阳柳南食品有限公司的海鲜米线调味面制品,被湖北省食药监局抽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公司总经理欧阳柳南对记者解释,“当时可能我们紫外线灯坏了。”但在记者追问下,紫外线灯坏的时间与抽检不合格产品的生产日期对不起来,他无法自圆其说。
耐人寻味的是,郑州顺天缘食品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制定《调味面制品》地方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但这家企业,也被抽检出产品不合格,其对号鱼调味面制品,被检出柠檬黄、安赛蜜超标。不过公司销售主管王鹏翔对此并不认可,“无法确认被抽检产品是否真的出自顺天缘”。
当记者提出想看看顺天缘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把握色素、甜蜜素等添加剂使用量时,王鹏翔以“技术人员不在”等理由婉言拒绝。
在湖南省平江县,当地的德建食品厂,被抽检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记者赶到时,这家企业已经被当地质监部门责令停产。记者现场看到,这家工厂的生产环境相当简陋,墙上已经有了霉斑。
德建食品厂负责人陈建喜也坦言,自己这里的卫生条件不能达标。
除了德建食品厂,平江县的永通、凯兴、钧力等企业,同样被检出产品不合格,其中,不合格项目都包括脱氢乙酸。平江县质监局局长黄武苏告诉记者,脱氢乙酸,是一种防腐剂,从日常监管经验来看,问题很可能出现在原料的搅拌环节。
记者对河南、湖南两地多家企业调查发现,黑作坊式生产,管理不善、把关不严,是辣条频频被爆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标准之乱与监管困局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辣条不合格率相对较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河南漯河市吴富杰食品公司的薯我第一调味面制品,被山东省食药监局检出了柠檬黄,并标注这一项目为不得检出,但是,涉事企业对此却并不认可。其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河南地方标准,柠檬黄可以用于辣条。”
柠檬黄是一种色素,它到底可不可以在辣条中添加呢?在漯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科科长王文甫表示,对于辣条,河南地方标准参照的是糕点和膨化食品两类食品的规定。
按照王科长的解释,河南省《调味面制品》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参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中的GB2760糕点和膨化食品。而在GB2760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中,柠檬黄的适用范围包括了糕点上彩妆和膨化食品。也就是说,普通糕点除了上彩妆部分外,其余不能添加柠檬黄,但膨化食品可以添加柠檬黄。因此,企业依据宽松一点的膨化食品添加柠檬黄并没有错。只要是糕点和膨化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参照其中任一项标准值。
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食品检验中心主任魏法山告诉记者,从执行的角度,他们也采取“从宽”的态度,即认可柠檬黄可以添加在辣条中。对此,山东省食药监局进行抽检的负责人却认为,河南省《调味面制品》地方标准,添加剂使用参照糕点与膨化食品的规定,本身就是不合适的。“一个标准跨两类食品,是对企业的保护,但降低了质量控制的标准。按我们的理解,只要有一个项目不符合糕点类或者是膨化食品这个数值,就应该判定它为不合格。”
河南省《调味面制品》地方标准中,添加剂的使用参照糕点、膨化食品两类食品的做法是否合适呢?
“肯定不合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部副部长韩军华认为,“因为添加剂的一个基本使用原则就是,你是归到哪一类或者你按照哪一类来生产,就必须使用这个类别下面可以用的添加剂,而不是说色素我参照膨化食品,防腐剂却参照调味面制品。”
事实上,河南省《调味面制品》地方标准已经实施了多年。
河南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调味面制品》地方标准的2007年出台之时,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小作坊盛行,违法添加现象严重,出于疏堵结合的目的,才制定了这样一个标准。而由于标准的修订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河南省《调味面制品》的修订工作,目前仍然在进行中。
在湖南,辣条生产企业也曾面临河南同样的问题。2007年,湖南省针对辣条产品出台《湘味面粉熟食》地方标准,其中对于添加剂的使用,参照的是即食谷物、米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2009年,又对标准进行了修订,名称该为《湘味熟食挤压面粉熟食》,其中,明确添加剂的使用参照国家标准中的糕点上彩妆,到了2013年,湖南省再次修订标准,名称改为《湘式挤压糕点》,其中,菌落总数比上一个标准更加严格,而且,明确添加剂的使用参照中式糕点。
不只是河南和湖南,其他部分省市也都制定了关于辣条的地方标准,这些地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当地企业的生产,但由于各省地方标准的不统一,问题也随着而来。
湖南省平江县德健食品厂总经理陈建喜告诉记者,他原本在河南一家工厂上班,那里生产辣条时,依据河南省的标准,可以添加柠檬黄,自己到湖南开工厂后,仍然依据河南的标准添加柠檬黄,结果被湖南的质监部门认定是违规添加行为。
辣条产业的出路在于提升营养与健康水平
据统计,国内辣条食品产业年销售额近500亿,已成为方便休闲食品中重要品类。但不同的地方标准,尤其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差别,给不同省市的企业生产带来了困惑,也使得整个辣条行业,很难形成良性的竞争局面。
“辣条产业的关键问题是标准滞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加工研究室副主任谭斌不久前也公开表示。他指出,“辣条由于产品品类发展时间短只有地方标准,一直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早在2015年5月2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发出通知,将辣条定义为调味面制品,明确要求各地没有地方标准的,尽快推动制定地方标准;已经制定地方标准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卫生计生部门,予以完善或修订。
谭斌透露,目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启动辣条行业标准的制定。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获悉,相关部门也正在考虑国家标准的制定。
除了标准的统一,许多业内人士也已经意识到,如何让辣条产品更加健康,也许才是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真正考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的企业已经开始慢慢降低产品中盐、油以及添加剂的含量。也有的企业为了使辣条更加具有营养,开始尝试在辣条中加入其他营养成分。
“辣条产业的出路在于提升营养与健康水平。”对于辣条产业未来的发展,谭斌建议,辣条尽管好吃,但是目前油脂与食盐含量相对较高。一方面行业要通过标准化生产与科技创新,抓紧推动行业营养健康升级。在他看来,产品合格,只是辣条生产企业的底线,产品营养健康,才是辣条企业应有的追求。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