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上冷饮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可选范围的扩大,很多老牌冷饮产品正逐步淡出消费者的视野,但近日一篇名为《这个上海真正老牌的冷饮正面临断供危机,网友纷纷求涨价!》的公众号文章,重新把光明冷饮拉到了聚光灯下。
该文称,光明冷饮物美价廉、坚持17年不涨价,因为走中低端路线、不如中高端冷饮品牌和网红冷饮利润高,销量好,不仅被不少便利店挡在了门外、甚至“仿佛是从市场中消失了一样”,认为“你该涨价就涨价啊!你一个冷饮厂又不是做慈善的!坚持了17年不涨价,就已经很对得起消费者了啊!”、“赶快把你的定价调一调,产品该升级升级,只要好吃,我们一定买单!“并附上了网友鼓励光明冷饮赶快涨价的评论截图。
两天后,光明冷饮官方回应上述公众号,表示已经涨过价了。在一封《致光明冷饮的广大消费者》的信件中,光明写道:由于近年来原材料、包装、人工等成本的大幅提升,为保证企业良性运转,从今年开始已经上调了棒冰产品的销售价格。盐水棒冰从原来的0.7元/支上调到1元/支,赤豆、绿豆棒冰从原来的1元/支上调到1.5元/支。
至于此前传出的“断供危机”,光明解释称,便利店、家批店多是单支售卖,但冰柜存储条件有限,销售高峰期有点货跟不上的情况。公司也紧跟电商和新零售的步伐,在京东、盒马鲜生、淘鲜达等新兴渠道也有铺货,未来将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光明冷饮是上海冷饮品牌中的“老资格”,隶属于老牌国有企业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光明冰砖、盐水冰棒、冰砖、三色杯、绿豆棒冰等产品,是许多上海和周边消费者的集体回忆。
一直以来,光明冷饮旗下产品都以中低端为主,价格集中在1-3元。其中最贵的光明冰砖,官方售价为3元,大多数的便利店也只是再提价0.5元。对这样的定价策略,光明表示,一方面是考虑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在通过产品和口味升级,开发一些中高端新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元的消费需求。
进入2018年,光明推出了升级版的三色杯和熊小白冰淇淋两个新品,前者在老三色杯的基础上开发了百香果、牛奶、咖啡的新组合;后者则使用了新西兰进口奶粉等优质原料,试销四个月卖出了100万支。
面对销售渠道变窄、外来品牌竞争的局面,光明冷饮若一味靠打“情怀牌”是否可持续?虽然光明坚持十几年不涨价,但外部环境却在发生改变。随着城市改造、零售业态的更新迭代,十几年前最容易买到光明的小卖部和杂货店,被全家、罗森等连锁便利店取代,而后者显然不会为“情怀”买单,而是更倾向于具有高利润的冷饮产品。
事实上,有不少老字号品牌同样面临渠道等问题,尤其是在被并购之后,逐渐淡出市场。
1980年代一统北京饮料市场的北冰洋汽水,在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百事陆续将旗下诸多碳酸饮料成功打入中国市场,但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北冰洋白熊”却遭到雪藏,直至停产。1998年,百事-北冰洋公司因长期亏损等原因被注销。直到2007年之后经过交涉,中方重夺北冰洋品牌经营权,北冰洋才在近几年复生。
和北冰洋汽水同一时期在北京广受欢迎的摩奇桃汁,在2000后不敌国外品牌,渐渐失势,由于成本上涨、利润微薄,经营了18年一共生产了20万多吨、8亿多盒饮料之后,摩奇于2002年底停产。不过这一品牌的路数和北冰洋极为相似,沉寂了十多年后,今年又起死或生,和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合作销售,上市3天,3万箱已经被抢购一空。不过,摩奇董事长姜建民马上喊停,他对媒体表示:“不能被冲昏头脑。我们不能只卖情怀,正在考虑做出一些改变,让产品更健康、更营养、更好喝、更安全。”
但摩奇的回归似乎更像是一场怀旧营销。在如今的商业社会,老字号也不能够依靠情怀生存。如何在保持消费者原有味蕾记忆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创新;以及怎么样适应诸如新零售等销售渠道上的变化,都是它们应该去主动应对的挑战。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