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奶业振兴,内蒙古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内蒙古地处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奶源质量高,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奶罐子”。
拥有如此优势,内蒙古的奶业自然发展非常迅猛,不仅有蒙牛和伊利两大奶业巨头,更有无数让人喜爱的传统奶制品。内蒙古的民族传统奶制品是以传统原料、传统工艺、传统生产加工方式加工制作的奶食品,具有丰富的品种、独特的工艺、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试想,坐在蒙古包里,喝上一口热气腾腾、放着黄油渣子和炒米的奶茶,配上传统工艺制作的奶皮子、奶豆腐,再来上一杯醇香可口的马奶酒……此情此景,正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内蒙古味道”。
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是奶业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以振兴奶业为契机,大力发展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着力攻坚扶贫,促进富民增收,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久前召开的全区民族传统奶制品展示暨线上线下签约仪式上,琳琅满目的民族传统奶制品吸引了八方宾朋,每个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不少消费者还现场订购,迫不及待地和家人朋友分享美味。
当然,民族传统奶制品的发展也并非一路坦途,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直播卖货越来越火爆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民族传统奶制品的制作销售中,虽然打响了内蒙古民族传统奶制品的名号、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但也因此而滋生了不少乱象。比如手工作坊分散生产、标准无法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难题;比如价格战,无序竞争、难于监管等问题。长此以往,不只是消费者的利益受损,还关乎民族传统奶制品这个“金字招牌”以及数以万计的农牧民的切身利益。
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间,奶业在中国乃至全球都会是朝阳产业,机遇难得。只有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机遇,才能将内蒙古在奶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更好地转化为胜势,推动我区奶业实现更大发展。推动奶业振兴,当兼顾传统和创新:保持传统,是为了留住“记忆中的味道”;不断创新,是为让民族传统奶制品走得更高更远,传扬更美的醇香。
民族传统奶制品,传统是其最大的特色和招牌,唯有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印记、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才让民族传统奶制品本色不改、味道不变。此外,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民族传统奶制品的制作方式、文化底蕴进行解析,解读其在推崇科学营养、健康饮食、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民族传统奶制品的文化品位,让民族传统奶制品成为营养健康的消费时尚。
创新,是一个行业不断发展的基本条件,民族传统奶制品也不例外。在这方面,千万不要盲目地贪大求全,而是要专心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的“手工坊”,不断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扶持带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从“低散乱”向“精优强”转变。另外,各级政府可以通过抓好营商环境、标准规范、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示范引领等举措,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规范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民族传统奶制品区域化发展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其成为内蒙古奶业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李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