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鲍小铁)近日,以“‘稻’路引领,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暨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此次论坛由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等单位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担任论坛主席,并在开幕式上作“杂交水稻发展战略”主题报告。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大米分会理事长郄建伟致辞。刘旭、谢华安、陈温福、罗锡文、孙宝国、张洪程、朱健康等7位院士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柬埔寨、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稻米行业专家和人士参会,共享水稻发展成果。
郄建伟(中)与嘉宾交流
此次大会重点围绕传承之稻、财富之稻、引领之稻、品牌之稻、世界味道、稻韵流长等6个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会议集学术论坛、精神传承、创新创造、品种展示、稻米商贸及品鉴、稻米文化传播等为一体,汇聚世界智慧,并以三亚为窗口和试验地,整合优势资源,探讨水稻全产业链的价值增值途径。
袁隆平院士出席开幕式致辞并作报告。袁隆平在报告中指出,杂交水稻的发展分为五个时代。第一代三系法杂交稻于1973年取得成功,目前为止推广面积约1亿亩,但具有配组难度大的弱点。第二代两系杂交稻配组自由度大但易受气候影响。至今研究成功的第三代杂交稻初露锋芒,克服了三系杂交稻配组难度大和两系杂交稻育性不稳定的弱点,双季晚稻亩产超1000公斤,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第四代C4型杂交稻和第五代一系法杂交水稻,将分别具备光合效率高、无须制种的优势,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预计将分别在2022年和2050年取得初步成果。
稻米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数据显示,2018/1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达到4.96亿吨,为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大米产量居世界第一,占比高达29.9%。三亚作为南繁硅谷,杂交水稻发源地,正积极发挥着我国农业创新、科技聚集与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作用。每年都有上万名科研工作者活跃于此,并吸引了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的科学家前来选育品种,三亚南繁正发展成为世界南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在大会致辞中说,近年来,在稻米消费方面,优质稻米的需求不断提升,优质稻米和普通稻米的价格差距逐渐扩大。在我国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跃升,以及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稻米产业正在从重视供给数量逐渐向强调供给质量转变。行业未来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稻米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稻米价值链升级。他表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积极促进大米加工、流通业和产业链前端的育种、种植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强产销对接,开展技术交流,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稻米行业间了解。论坛的举办,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为推进我国稻米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稻米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又一次实践。
论坛同期,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主办了“粮安天下,相聚三亚”2019中外稻米专家、学者、企业家沙龙。沙龙以“开放共享,创造共赢”为主题,旨在促进中国与国际大米行业的交流发展、信息共享。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美国水稻技术公司CEO迈克·格米纳、首席执行官顾问褚启人、韩国睿合博世董事长李美敬、日本佐竹株式会社部长河野元信等嘉宾做了发言。他们对中国粮食行业的发展表示了由衷的钦佩及赞赏,并表达了继续开展合作的期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