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至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今年论坛主题是“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腾讯财经全程视频直播。
瑞士、德国、日本制造业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不是没有,但严重缺失。究其根本,反映了心态、制度、文化和经济的哪些问题?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分论坛4“工匠精神”上的分享讲述了蒙牛作为中国奶制品企业佼佼者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即“用品质做你的核心价值观,用创新做你的竞争力,用更高的标准来作为一个新的常态”。
图为蒙牛总裁卢敏放
会议发言实录:
项兵:谢谢意大利的朋友给予我们的看法。下面有请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先生分享一下蒙牛怎么看工匠精神。
卢敏放:谢谢项院长。首先非常荣幸来参加论坛,可能我是唯一来自于快速消费品的,或者看上去不是那么“性感”的产品,我们是做牛奶的。
我们的工匠精神从某个角度是更加极端的,首先工匠精神对我们的中国食品或中国乳业来讲,首先是一种价值观。为什么把品质放在最核心的价值观理。今天中国缺不缺一家乳企,缺不缺蒙牛,蒙牛是谁,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如果这个价值观要是有,整个工匠精神第一步就是你要做一个真正有品质的产品的企业,我觉得这是你的起始点。
但是光这样做不行,如果只是说我把整个产业链做完了,这个牛奶的品质还不错,这个企业没法发展,所以我们要有创新。我觉得创新可能是给我们整个工匠精神来注入一个持续,让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因为如果没有创
新的精神,我们根本没办法再坚持下去能够让公司去发展,让我们能够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我想创新可能也是工匠精神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作为一个食品的企业,大家可能觉得牛奶比较简单,如果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其实是生产蛋白的,只是用不同的形式让老百姓或消费者喝上更有营养、更健康的食品。可能消费者现在需要很高的蛋白,但是非常低的
脂肪,有消费者希望没有乳糖,有的可能希望没有糖。有的甚至觉得在这样的蛋白底下,现在健康的关注不一样了,现在有很多是蛋白过敏了,我们现在要把蛋白变成更简单的氨基酸,让我们的消费者所能够吸收到更健康、更
营养的产品,我想创新是为工匠精神提供持续的动力。
同时工匠精神是对更高标准的追求,对于今天中国很多企业来讲都不少量,从量来将今天蒙牛一个月10亿包产品销售出去,一年大概100多亿包的产品。量的话,任何一家中国企业很容易做到全球第一,一年400多万吨的牛
奶。但是要把量的概念转成质的概念,转成更高标准的概念,这个工作是很枯燥的。我们做牛奶要从牧草开始,让牧草首先是健康的,是一个好的牧草。牛吃完牛是怎么挤奶的,这个奶出来到最终的产品,这个产业链非常长,
比任何一个制造业的产业链都要长。
在这样长产业链的制造业里面能够不断提升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包括生产的标准、质量的标准,最后能够拿出好的产品出来,这恰恰是很多中国快速消费品企业比较难做到的。因为很容易做到很高的量赚完钱了,但是赚钱
之后想想怎么弄呢?下一步是什么?
我最后总结的话就是“用品质做你的核心价值观,用创新做你的竞争力,用更高的标准来作为一个新的常态”,这对中国所有消费品行业来讲,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工匠精神的一部分。这是我的理解。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