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临,“互联网+买菜(水果、生鲜)”模式更受青睐。然而,在这一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的问题也让人烦恼。扬子晚报记者进行调查采访并采访专家。
消费者
总会碰到些“生鲜”不新鲜 还遭遇过“下单容易取消难”
问题一,是消费者多多少少碰到过“生鲜”不新鲜。南京市民李女士是“盒马鲜生”的忠粉,她买到的蔬菜大多不错。但有次她买到的小青菜却很糟糕,叶子蔫黄,不少都烂了,最后全倒了。“几块钱的事,懒得投诉啊。”类似心态消费者石女士也有,她在南京河西万达一家超市买一盒西红柿,外表看很新鲜,打开发现盒子遮住的地方都长毛了。
问题二,是商家承诺的物流时效“不靠谱”。消费者郑女士6月2日在“每日优鲜”上买了两箱椰子,本应次日送达,但过了三天都没送到。郑女士申请退款,客服称24小时内退,但过了两天都没退。郑女士投诉到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上才收到退款,距申请退款隔了一个多星期。
问题三,是“下单容易取消难”。6月15日,消费者赵先生在某生鲜公众号推出的父亲节礼物页面购买了2份礼盒。但他买后才发现,页面提示6月18日才发货,那就会错过6月16日的父亲节。于是他第一时间联系客服商量取消。没想到他打近10个电话,客服换了3个人,还是没退成。
如果消费者有不满意的地方,商家是如何应对的呢?7月16日,在“每日优鲜”的南京黄山路站,当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时,该站点的工作人员表示,收到用户投诉通常按正常流程处理,客户有维权渠道,平台也有相应的解决渠道。在“盒马鲜生”APP,记者看到一个“盒马小蜜”的对话框,其中一条标着“hot”的“猜你想问”,就是“收到商品不新鲜怎么办”。
专家
生鲜电商是细分领域最后一片蓝海 经历野蛮生长后须重视消费者权益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生鲜电商暴露的上述问题,更多是盲目扩张太快,导致产品质量把控缺位和售后服务跟不上所致,商家需严把质量服务关。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监测,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在2018年已突破2000亿元,预计到2022年时将突破7000亿元。但同时4000多家入局者中,仅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仅1%实现盈利。
扬子晚报记者据Wind查询发现,光大证券研究所根据个推大数据《生鲜电商APP数据报告》发表的“什么人在使用生鲜APP”报告称:生鲜电商被誉为电商细分领域最后一片蓝海。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电商平台应追求“鲜”字至上,提高用户体验,在经历野蛮生长后必须归于平静,放更多重心在经营,确保消费者权益保障。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