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昨天,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将出售旗下粮油、乳制品及矿泉水非主营业务,总代价约为27亿元人民币。关于出售的原因,中国恒大称,为了未来更专注于地产业务。恒大最终选择退出竞争激烈的快消品领域。
过去数年的信息显示,恒大都在多元化,在地产板块一直都处于买买买的状态,其中包括去年底耗资约300亿元收购了香港郑裕彤家族新世界9个项目。除此之外,今年初,恒大集团掌门人许家印还从人和商业老板戴永革手里买下了人和商业集团旗下哈尔滨盛和置业的四个地产项目,耗资数十亿元。
自从2013年许家印对外高调宣布多元化进入快消领域以来,中国恒大过去三年一直被快消多元化业务所累。恒大冰泉为例,2014年的营业收入只有不到10亿,还不如20天的广告费,一年亏损了28.4个亿。其他跨界多元化的业务没有冰泉整得大,亏损相对也要小,但也都是不挣钱。
恒大有钱,也想做跨产业布局,只是许家印没有想到做跨界会这么难。多元化经营是条不平坦的路,中国一句老话,“隔行如隔山”。其实作饮料的也作过地产,比如著名的娃哈哈集团,原来作瓶装水、饮料,享誉全国。但随着行业的竞争激烈,2002 年起尝试多元化经营。先后尝试过做童装、奶粉、白酒、最后也想进军商业地产,去搞购物中心。但碰壁的几率比一帆风顺大得多。这些没有成功的项目消耗了娃哈哈大量资金。今年年初,娃哈哈透露将主推三大系列产品:瓶装水、儿童饮料和清淡饮料,重回其饮料主业。多元化经营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只到别人吃肉,却没有体会到别人作菜的艰辛,反而不如做好自己的主业更加具有优势。
关于这个话题,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做出了分析点评:
李锦:中国企业界很多都在搞跨界经营,比如说网易的丁磊去养猪,娃哈哈的宗庆后去经营酒和商业,包括这次恒大做矿泉水,但是结果都不那么顺利。而且不光是民企,国企的跨界经营也很多,但是成功的少。可见,跨界经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跨界经营的方式,一个是大跨界,也就是做与自己原来毫不相关的行业,像恒大做矿泉水、丁磊养猪等等。还有一类是关联性的行业,比如一些公司做手机,万达做文化旅游产业,但是日子都不大好过。
为什么做不好?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的玩法都不一样。像恒大,它认为饮用水有很好的市场,确实市场很好,但是它做不好,首先是它的目标定得太高了,2016年它的目标是300亿,实际上整个市场规模也就是300亿左右,蛋糕就那么大,你把这一块抢过来并不容易。第二个原因,新旧产品质量落差大,造成了市场的期待在落空,像恒大本身不是做饮用水行业的,做出来的产品使消费者的期望落空,结果肯定不如人意。第三个,转型能否成功,基因还是起很大的作用。像互联网领域里,阿里曾经有个叫“来往”的聊天工具,对抗腾讯的微信,后来又销声匿迹了。其实腾讯的基因从QQ时代开始就是娱乐和社教,而阿里的基因是淘宝之类的买卖工具,实际上它们的基因不一样。
这几个因素都有它的规律,跨界经营要尊重这个规律,而且要掌握这个规律有一个周期,不是说有钱做广告狂轰滥炸,市场就是你的了。另外,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跨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有人选择正面突破,有人选择曲线救国,选择的方式不同,但是能不能成功就看你是不是有这个本事,符合不符合规律。
按照我们的理解,一般来说专业都是你的长处,要坚守专业、做精做细,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还应该围绕自己的主业或者专业,提倡一种从一而终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像日本、欧美一些国家的许多企业,从诞生到一百年都是做一个产品、一件事情。像日本的Hard Lock公司从1974年到现在就生产螺丝帽,他们的口号和目标就是“永不松动”。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还事应该提倡。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能做的可以试一试,试成功的朝前走,但是这个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轻易不要跨界,还应该坚守主业,适当试验,有条件就干,不行再收回来。恒大收回来的做法是对的。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