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升温的临期食品:越来越多人愿意购买分享,行业规范尚缺
刚踏入职场的肖雨(化名)晚上下班,在回家的路上拐入了一家临期食品专卖店。先是选购了数瓶一元的无糖茶饮,该产品在官方旗舰店平均一瓶售价4.6元,随后又买了正在打三至五折的蛋卷、饼干、螺蛳粉、麦片等。自数月前她发现这家店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周光顾,“一个月算下来真的能省下不少。”肖雨说。
临期食品热度逐渐升温
临期食品,通常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且未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2012年,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要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并单独出售。随后,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六级标准,明确临界期与标注保质期的时长相关,如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如罐头、糖果、饼干等);而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近两年,临期食品成了部分年轻人的“新宠”。东兴证券分析师孟斯硕提出,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呈现出的一个变化就是低价渠道迅速成长,临期食品销售在过去两年快速获得消费流量。艾媒咨询数据则显示,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中,超过七成是22岁至40岁的青年群体。
临期食品的社交媒体讨论热度也在逐渐升高。微博上,临期食品的相关话题层出不穷,仅阅读超1亿的有三个;豆瓣里,“我爱临期食品”的小组成立一年多,已有9万多成员;抖音内,临期食品相关的视频最高点赞量接近100万。与此同时,临期食品售卖渠道逐渐齐全,消费者线下可选择熟悉的商店、超市采购,也可以选择近年快速增加的好特卖、小象生活等临期食品连锁店;线上,除去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还可以选择临期食品特卖APP。
南都记者继续在地图搜索发现,如好特卖在广州已有36家分店,遍布天河、海珠、番禺等8个区。记者在海珠其中一家分店观察到,店内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部分中学生结伴前来,也有家长领着小学生选购,大部分消费者购买较为节制,也有年轻人采购了满满一背包。商品主要以零食、饮料为主,也有面膜和沐浴露等日用品、啤酒和葡萄酒等,种类较多,俨然一个小超市。记者还发现,店内虽说主打临期食品,但不少食品剩余的保质期并不短,还有将近一半。
吸引原因:
性价比高、消费观念改变
艾媒报告中提到,临期食品高性价比的特点吸引了消费者,近八成消费者愿意向他人推荐此类高性价比的产品。肖雨也认为,年轻人观念的改变可能是临期食品“火起来”的原因之一,大家不再觉得买打折食品是不光彩的,而是更愿意进行分享讨论。在微博相关话题里,网友的分享大部分都围绕着性价比,如低价、折扣大、有赠品、花更少的钱尝试新品等,还有网友认为购买临期食品是在用行动支持环保,临期食品多卖出,就能减少过期食品,减少浪费。
当话题的讨论度升高,原先不了解临期食品、没有购买习惯的消费者也在悄悄发生改变,临期食品折扣大、实惠等印象开始向其他消费群体渗透。在记者采访中,市民老李(化名)最初对临期食品不太接受,当得知部分商品折扣可低至三折,老李当即向记者表示愿意购买,“因为临期又不是变质”。
改变的背后是临期食品行业近两年的加速发展。2021年4月,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网购买临期食品,相关零食店铺达到近万家。而艾媒咨询数据则显示,2021年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318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达401亿元;2021年临期食品行业开始受到资本、用户关注,“好特卖”“繁荣集市”“小象生活”等品牌获得融资;我国临期食品行业注册企业量仅2021年新增了68家,目前总注册量共94家,市场竞争正在加剧。
升温背后:
标价虚高渠道不明等问题仍存在
专家建议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升温的市场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记者在电商平台上发现,不少消费者评论称收到包装破损、已过期食品,甚至变质食品等问题。肖雨也坦言,自己购买临期食品也“踩过不少坑”,比如购买需冷藏保存的食品,但商家未配备冰袋,收货时商品已变质,商家还责怪她收货前不验货,最后只能将食物扔掉。
此外,货物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也是部分消费者诟病临期食品的原因。市民小苏(化名)就透露,有些店内货物原价标得过高,消费者容易对不熟悉的货物产生折扣大的印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小苏有一次在此类专卖店购入一瓶花生酱,线上店铺9.9元包邮的产品,在专卖店也卖9.9元,且原价标注为39元,这让她此后对此类专卖店敬而远之。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也曾披露,有的商家以盲盒方式销售临期食品。因无法提前了解盲盒商品信息,消费者极易买到临期甚至过期食品。在此前媒体报道中,还有临期食品收购商称部分商家甚至篡改生产日期,或者进购一些渠道不明的食品,欺骗顾客。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此前也曾表示,临期食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三方面的问题:个别无良商家篡改临期食品的生产日期,用过期食品冒充临期食品;部分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大量临期食品,却无法在保质期内食用完,造成浪费;对于临期食品的界定,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临界分级标准,政府在监管中缺乏相应的执法依据。
针对临期食品管理,罗云波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研究并制定临期食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临期食品的期限做出界定,并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和经营规范。同时,他建议对临期食品进行重点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等违法行为。
现临期食品的监管已在逐步加强,如2021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2021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临期食品的消费提示,称正常情况下临期食品是安全的,建议消费者从正规超市或商店购买,不要选择无证经营店铺或摊点,并理性消费。购买时,先查看食品包装,确保无破损、无涨袋、漏气等现象。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其次,注意临期食品须放在标签要求的条件下贮存。若发现需要冷藏或冷冻的临期食品置于常温下,则不要购买。最后,要按需适量购买,不要因为折扣和低价大量购买临期食品,以免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食用时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或出现异味、口感异常时,切勿食用。
采写:南都记者 黎玉莹
来源:南方都市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