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应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实体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为传统门店和社区小店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线下人、货、场的精准匹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当前,各地各部门和相关企业正加快推进实体商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数字零售。近日,记者走进一些智慧商超、智慧便利店,实地感受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实体商超展现新“智慧”
自从楼下开了一家便利蜂“智慧门店”,家住北京朝阳区大望路附近的李文感觉方便多了。
“智慧”在节省时间。比如,早餐时间走到这家便利蜂门店内,与其他普通早餐点“问这问那”不一样,李文可以通过电子屏直接点单,选自己喜爱的早餐单品,还有各类组合套餐。买完后,直接扫码,自助结账,免去了排队的烦恼。
价签也能体现“智慧”。记者发现,这家店内有些电子价签是黑色的,有些却是红色的。门店经理介绍,“红色价签代表‘有优惠’,这是门店根据销售数据自动算出来的促销价格,会实时变动。”快消品网了解到,在不少便利蜂门店内,有来回转悠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语音播报,告诉入店消费者哪些商品在打折,最近货架上又新上了哪些畅销商品……
“这背后是我们的智慧化系统和数字化运营方式在发挥作用,即通过对生产、物流、门店销售、消费者购买进行全链路数字化采集,再通过算法分析做出精细化运营指导。比如,便利蜂通过数字管理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向不同门店输出个性化产品,直接给出采购、展示、上架等建议,实现‘千店千面’、差异化服务。”便利蜂集团新业务总经理杨泽川告诉记者。
“永辉超市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消费场景等环节,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说。
以福建宁德黄瓜鱼为例,永辉超市可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实现基于大数据的销量预测,指导门店采购下单,通过统一的调度算法进行智能配载,保证产品的新鲜度。还能根据不同地域用户的消费偏好——比如北方人往往更中意8两至1斤一条的黄瓜鱼,南方人常常偏爱7两至8两一条的,进行不同规格的分拣、定级和打包。
4月1日,伴随着华南区域29家门店系统统一切换,苏宁家乐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进入新阶段。此次切换不是简单的系统对接、更新,而是将供应链链路、商品主数据、门店运营、库存、价格等模块同苏宁系统全面融合。这些后台系统的变化,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我们的目标,是让顾客一走进超市就能在第一时间以实惠的价格买到想要的商品。”苏宁家乐福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社区小店: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小门店,开展数字化服务
单丽娟在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一条胡同的拐角经营着一家十来平方米的社区小店——“丽娟便利店”,至今已有10多年了。她告诉记者,她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卖生鲜,但因为单个门店进货困难,价格没有优势,一直做不起来。
今年4月初,单丽娟将门店接入“盒马集市”,借助这种近场社区电商平台,经营了十来年的这个“夫妻店”完成了一次升级。社区附近的消费者在当天晚上10点之前通过盒马集市微信小程序下单,第二天下午4点之后就能在单丽娟的小店提货。线上平台琳琅满目的生鲜食品,撑起小店的“云菜市”,小店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单丽娟告诉记者,升级改造之前,自己的小店有30个以上进货渠道,进货价格比连锁业态高10%,滞销库存占比超50%。现在,借助盒马集市这个数字化平台,小店生意实现了数字化。小门店也能做到智能补货、智能选品,开展个性化服务,生意好做多了。
谈到未来,单丽娟告诉记者,她准备分类目、分场景投入智选货架、鲜食终端、无人售货机等增值业务,通过智慧服务,让“丽娟便利店”的人气更旺。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00万家线下零售小店,这些以个体户为主的商家,贡献了快速消费品行业40%的出货量,每天服务2亿消费者。但这些小店的数字化水平往往很低,不能敏锐地“感知”消费端的需求,进货的渠道也比较有限。去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批发、广告营销、移动支付、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等数字化服务。
小店实现数字零售,关键要打造一个智能流通网络,提供智能选品、供应链全链路数据化、门店动销数据化、核心设备智能化等服务。盒马集市山东站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大力促进传统门店和社区小店升级改造,解决小店小超市存在的供货不稳定问题,让它们拿到低价且充足的货源,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线下人、货、场的精准匹配。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