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消品网,快速消费品行业门户网站。

LOGO

热门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每年有5家传统菜市场从广州消失

浏览:   来源:   时间:2020-12-16 09:12

疫情催化之下,今年以来社区团购模式变得非常火爆。通过招募社区“团长”,熟人拉新人以确保引流,并采用先拼团后采购、送货的预售模式,社区团购平台基本不占用周转资金。

和此前大多数刚刚起步时的生鲜电商、手机买菜一样,重复烧钱补贴获得流量、短期内占领市场是它们的惯用手段,也使得菜品在初期也有让人难以抗拒的价格,比如,9毛9一斤的土豆、5.9元20枚的鸡蛋。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有200多家社区团购企业。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6日,国内社区团购类电商领域共发生26起投融资事件,共计融资超117亿元。其中,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滴滴等巨头已悉数入局,大有“虎狼环伺”之势。

社区团购APP(图片来源:cfp)

除了在一线城市布局外,不少社区团购已开始进军市场较大、竞争较小的二三线城市。今年8月,拼多多旗下社区团购项目“多多买菜”正式上线,并在武汉、南昌率先试点。截至11月27日,多多买菜覆盖了全国范围内除一线城市之外的十四个省市,大多集中在下沉市场。美团分两条路径,美团买菜采取前置仓+即时配送的模式,主攻一线城市,用来对标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而美团优选则盯上二三线城市,采取预售+自提的模式。

相比于个体经营的菜贩,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对上游进行整合,与个体相比,它对上游有更强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互联网公司的补贴冲击,菜贩作为个体将不堪一击。

譬如在广州,许多档主虽然无奈,但也渐渐接入了部分线上卖菜平台,“不这样做,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上述菜档老板娘说。

然而互联网卖菜的出现,和借助低价策略的扩张,只是影响了传统菜贩、传统菜市场原有生存空间的最新因素。在此之前的漫长20年里,随着连锁超市的出现、城市更新和对市容市貌的管理,传统菜市场的衰败早已拉开序幕。

每年有5家传统菜市场从广州消失

而其实无论在哪一座城市,菜贩都很难和资本抗衡。

菜市场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从业者大多是单薄的个体。界面新闻留意到,在广州,不少菜贩是外地人,多从粤西、粤北以及广东周边省份如江西、湖南以及湖北等地而来。

在广州体育东路小区,一位蔬菜摊档的菜贩表示,她和丈夫在广州卖菜已经有十年了,因为没有足够的钱进驻菜市场,他们起初菜市场附近摆走鬼摊档,最近三年租到了小区一栋破旧楼房的档口,依旧无力负担进菜市场的费用。

夫妻俩每天天还没亮就去罗冲围批发市场进菜,回来后分拣打理,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在广州租房的费用、两个孩子在老家读书、生活费等,都是不小的开销。此外,还得承受菜卖不出去就要丢弃等损耗负担。他们也想接入美团,不过由于不太懂互联网的操作,还在观察摸索之中。

但互联网巨头争抢的市场却是刻不容缓。眼下,这些巨头还在加紧“招兵买马”。一位在北京的美团买菜骑手告诉界面新闻,通过送菜上门他每天能赚到300元左右。据他了解,公司加大了人力投资目前正在扩招,还需要更多骑手。

伴随着线上交易习惯的行程,消费者买菜的生活方式也在随之变化。

在一线城市,城中心由大量高流动性的独居或合租年轻上班族组成,早出晚归,而菜市场却不等他们,比如在北京等北方市场,菜市场往往在傍晚六七点就结束营业,但即使到了晚上10点,你还能在路边看到送菜的美团骑手飞驰而过。家里没有候着这些年轻的人的灯和人,至少还有骑手。

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社区团购自提点(图片来源:cfp)

但互联网卖菜的出现和不讲武德式的扩张,抢占的不光是时间差和价格优势,也左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20亿元。到2022年,规模或将达1020亿元。

从时间上看,这场互联网之战对传统渠道造成的冲击将还将持续较长时间。而当人们光顾菜贩次数减少,菜市场也因此形成分流效应,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年轻人较多的社区,附近菜市场的经营压力不小。

从数据上看,传统菜市场的确在加速消失。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肉菜市场协会透露,广州共有菜市场620余家,每年会有5家左右的菜市场消失。

但是,互联网巨头应该独自扛起这口“锅”吗?

传统菜市场的第一个竞争对手,其实是连锁超市。如果说1981年中国第一家超市“广州友谊商店超市”,还只是一个试验品,那么90年代开始本土的联华超市、外资的家乐福开始,连锁超市深刻改变了许多中国人买日用品和买菜的习惯。

更干净的买菜环境,更精细化处理的蔬菜和鲜肉,这都是许多人从传统菜市场改为走进超市的理由。在这个阶段,超市和传统菜市场并没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人们会同时光顾两个地方。

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写字楼和住宅兴建得越来越多,城市中心不再有太多空间出让给自由市场了,因此许多城市近年来都面临了街道重新规划的问题。而为了保证市容市貌,脏乱差的菜市场不再被允许存在。管理水平弱、城市改造、用地变更等这些因素,也导致了部分菜市场的消失。

一些菜市场的传统优势还在进一步被削弱。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表示,将“限制活禽交易和宰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活禽集中宰杀,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

而广东师奶起早去一趟菜市场,很可能是为了买到一只“有鸡味”的现宰靓鸡,冰鲜鸡在她们的脑海里有各种问题,比如吃起来干巴巴的像抹布。但随着政府对活禽宰杀监管的愈发严厉,去超市买一只鸡和去菜市场买一只鸡,又有什么不同?

更何况,年轻人比上一辈更不喜欢去菜市场。

“知乎”上一位答主在回答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去菜市场买菜时写道:“菜市场就像你人生的照妖镜,平常任你在在工作、生活、学习当中得心应手,羡煞旁人,但一旦抵达菜市场,你才会发现自己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是一片空白。”

未必能看出哪块肉或者哪条鱼更好,也不知道挑冬瓜的哪一部分才更甜,母亲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本领,可能半点也没学会。

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变得不爱去菜市场。(图片来源:cfp)

菜贩的消失也是人间烟火气的消失

就这样,城市的更新和经济模式的变革共同改变着我们获得生鲜的方式,而菜市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

菜市场曾作为要混成“本地人”才能细细品味的地方,如何和菜贩从生到熟,如何买菜不犯错,要很长时间的熟悉,都是基于“熟人社会”这一特殊属性所存在的。以至于,这样的一个高交易率的自由市场,更像是一个社交场所,同时也寄托着每一个地域对于饮食文化的期待。

放在今天,已经不能再用单一的眼光来看菜市场这一公共区域,也不再是满足购买需求这么简单。汪曾祺在《食道旧寻》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到菜市场逛街遛弯、与附近的邻里攀谈,甚至与熟悉的商贩聊天和讨价还价,这是属于菜场和小摊独有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你会发现,有时候中国人的行动轨迹其实很有趣,它们往往是反经济学,而不是基于效率驱动,在实体空间里获得欢乐和放松,这部分需求是很难被互联网经济所影响。


TAG标签: 社区团购 菜市场

分享到:
更多精彩热点
最新发布
图文推荐
网站地图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2 中国快消品网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中国快消品网,专注快速消费品行业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