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广大干部和农牧民齐心合力从高原传统农牧业中创新发展,高原处处展新颜。
近五年来,西藏充分认识农牧业发展优势,坚持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实施了青稞、牦牛、藏猪、藏羊产业等项目,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态势开始呈现。2019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51元,增速13.1%,位居全国第一,比2015年增长57%。
农牧业改革提升传统高原生产效率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西藏如今覆盖所有乡镇的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动物防疫体系、四级防抗灾体系和覆盖7市(地)34个县(区)的农产品(7.530, -0.10, -1.31%)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建成。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0万亩、高寒牲畜暖棚圈17.8万座、人工种草保留面积157万亩。“2019年,‘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399个,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7.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3.6%,化肥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杜杰说。
“父母年龄大了而且常年吃药,全家一年到头除了放牧没有其他收入。进入合作社后收入达到原来的两倍。”阿里地区改则县多玛村察如小组贫困户拉巴说。
作为西藏19个最后摘帽县之一,改则县创新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激发牧区发展活力。多玛村察如小组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想入股而没有牲畜的实际,让有牲畜的党员户和富裕户出借或捐赠给贫困户,解决入股问题。合作社共有牲畜1510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入股362只,5名党员户和1名富裕户共入股486只。
“‘联户放牧’是脱贫攻坚和牧区改革的大胆探索,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还解放了劳动力。”阿里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袁富国说,越来越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取得新突破。
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西藏东南部,土地流转也给群众带来了产业红利。连日来,每天有50多人忙碌在林芝现代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他们在内地技术人员指导下,修剪树枝、平整土地、兴建水渠。
正在刻芽的次仁德吉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家里每年能拿到3万元租金。去年她家购置了推土机,丈夫旦增尼玛在工程建设点打工,年收入7万多元,而她在基地打工,年收入也超过1万元。
这一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实施农机农艺组合、水肥一体化及“果草畜”循环,大面积推广国内较为先进的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今年基地由去年的1100亩扩大到2300亩,带动林巴、色沃等7个村近300户增收。
记者了解到,西藏农牧区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已完成7市(地)、63个涉农县(区)、512个乡镇、3829个行政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共涉及承包户数34.76万户,实际确权承包地面积484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9.9%,实现有耕地县乡全覆盖,承包耕地农户全覆盖。
高原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奔小康
在那曲、阿里、日喀则等高寒牧区,曾经的纯牧业村跳出传统生产方式,部分农牧民变身为产业工人。
由于当地条件落后,缺乏科学饲养观念,畜牧产业发展急需利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向科学、现代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合作社,将传统家庭散养升级为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科学养殖模式,从而完成由“传统畜牧业”到“畜牧+生态”复合型畜牧业的转变。
在海拔4000多米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克玛乡帮布村,42岁的贫困户贡嘎拿到了第二次分红1200元。去年,他把家里的100多只绵羊入股到村合作社后,外出打工,半年收入4.2万元。“打工仔”和“合作社股东”的双重身份,让他的收入多元化。定日县帮布村采取“村党支部+牧户+合作社+公司”运营模式,让优势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今年年初,合作社共出栏1100只绵羊,收入63万元,村里得到可观分红。
“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分红两次,我总共拿了22000元。另外,在这里打工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34岁的村民东次仁说。
“往年牧民家里100多只羊至少要两个人放,四五月份繁殖羊羔时,全家人都要出动。成立合作社后,我们把全村3000多只牛羊分成了9个群组,解放出更多劳动力出去打工增收。”帮布村党支部书记久美说。
作为日喀则市畜牧龙头企业,百亚成公司建立从饲草种植、饲草加工、牛羊养殖、牛羊肉屠宰加工到品牌建设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运营模式,统一生产、销售、管理,通过产业升级、优化结构、延伸链条发展畜牧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
今年8月,在上海援藏工作组和市农业农村局支持下,这一公司申报的产品“如意庄园藏系牦牛肉”已通过2020年第105届美国巴拿马万国(国际)博览会组委会评委会终审,荣膺“特等金奖”,取得了西藏第一张供沪牛羊肉的行政许可证。
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潘旭春说:“西藏终于通过当地企业把藏系牛羊肉销售到一线城市去,为西藏牛羊肉产品销售拓宽了渠道;供沪许可证的获得也意味着百亚成走在了企业开拓创新的前列,能有效带动当地农牧民的稳定持续增收,真正实现了牛羊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与此同时,西藏近年来还大力拓展青稞深加工领域,大大提高了青稞粮食产品附加值,还让不少农牧民“变身”产业工人。
在拉萨市的西藏藏缘青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一片忙碌,他们中不少是来自达孜区的搬迁户。54岁的扎西说:“种了一辈子青稞,以前基本留着自家用,现在我们每年高于市场价卖给公司。我还在生产线负责加工青稞酒,每月工资有4500元。”
棚外时有微风,棚内村民们满头大汗,有说有笑。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查吾冲村村民次仁片多,弯着腰正采摘西红柿。“每月底薪4500元,蔬菜质量达到平均值就能拿到8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29岁的次仁片多说。
次仁片多工作的蔬菜基地,占地总面积1087亩,共有119座大棚,由西藏珠峰(9.090, -0.05, -0.55%)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投资建设,是白朗县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新成果。公司总经理石律说:“管理模式是责任到人,根据每月考核总评分发放绩效工资。当地固定务工农户有110人,夏天高峰期日均用工300多人。随着产量的提高,今后打算开拓那曲、阿里市场,扩大销售渠道。”
白朗县委书记陈昊说,三年来全县灵活运用“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奖补、扶持等方式解决群众的生产资料、前期投入问题,通过企业与政府合作解决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问题,把贫困户变为种植大户、合作社社员、产业工人,逐步实现持续增收致富。
“长期以来,西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吃菜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杜杰说,如今政府每年安排专款用于“菜篮子”建设,“菜篮子”供给水平明显提高。2019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39万亩、产量97万吨,夏季主要城镇蔬菜自给率达到85%以上。
数据显示,西藏2019年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达44亿元,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48.9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76%、81%。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7万家,比2015年分别增加26家、7748家。
科技支撑传统农牧业华丽转型
41岁的桑珠是日喀则市定日县农业农村局一名农技干部,2013年至2018年,在定日县长所乡通来村挂职村第一书记。看到当地农产品结构单一,便萌生了扩大种植黑青稞的想法。
“黑青稞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防治糖尿病等功效,抗旱抗倒能力远超其它品种。”他说。经过五年的培训实践,村民扎西已成为村科技特派员。目前,通来村黑青稞、黑枸杞和红皮土豆等以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再现生机。
数据显示:如今西藏牲畜良种覆盖率从2015年的22%提高到2019年的28%;青稞良种覆盖率2019年达到90.5%,比2015年提高5.5个百分点;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4%,比2015年提高6个百分点。
西藏还重视以科技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组织了2627名农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帮助解决农牧业生产实际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西藏初步形成了以基层农牧综合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农技服务体系,科技对农牧业贡献率达51%,逐步打通了农牧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农牧系统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共875个,基层农技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达8843人。
目前,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建立了覆盖藏西、藏中、藏北、藏东南农牧业生态类型的区域性农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藏西绒山羊和旱作农业发展、藏中青稞和农区畜牧业发展、藏北牦牛藏羊等草地畜牧业发展、藏东南绿色果蔬产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今年以来,西藏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
为实现农牧区全面振兴、农牧业转型升级、农牧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今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科技支撑草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同步开展牧草种业、河谷农区饲草增量提质、高寒牧区牧草提质增效、饲草料加工、天然草地保护和生产力提升、草业科技平台等6项创新工程,力争到2022年饲草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以上,构建饲草产业发展大格局。
今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科技支撑畜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在牦牛、奶牛、绵羊、绒山羊、藏猪、藏鸡、畜禽疫病防控等7个方面来提升畜牧业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畜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