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丸美)进军IPO之路再次被搁浅。
昨日(11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显示,丸美未通过主办发审委的审核,并要求发行人代表补充说明部分信息。行业人士看到该消息后,有的深表同情、有的则幸灾乐祸,还有的是平常心,即“IPO审核未通过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丸美IPO审核未通过,究竟给那些正在排队审核或准备申请IPO的日化企业留下了哪些经验呢?
近年来,国内日化企业在股市上的表现可以说惨不忍睹。
抛开新三板等不面向普通股民融资的资本市场不说,成功上市的中国化妆品企业并不多,目前仅有上海家化、中国儿童护理(青蛙王子)、霸王集团、两面针、天夏智慧(索芙特)、广州浪奇、聚美优品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其中在中国国内A股上市的化妆品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但纵观这些已经上市的日化公司,无论是在A股、创业板、港股还是美股,最近几年的业绩表现都差强人意。上海家化在几经动荡之后,股价被腰斩;霸王集团和中国儿童护理早已经跌破发行价,几乎已经是“神仙股”;聚美优品在美股市场屡屡被质疑,股价也是一路向下;而靠卖资产苦苦保壳的索芙特,最终没逃脱被借壳的命运,改名“天夏智慧”;而两面针和广州浪奇,营收增加的同时,美股收益和利润却是在大幅度下滑,显然已经只能维持点现金流,苦苦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丸美这次IPO被“卡”,其中有一条很引人关注的理由就是证监会、发审委对“经销商”这个层面提出了很多要求,有些要求甚至非常苛刻。
例如,发审委提出:“请发行人代表补充说明,经销模式下,发行人经销商网点的分布、网点单点销售额等情况对照可比上市公司是否合理;报告期发行人前十大经销商的纳税情况、期末存货情况,对照可比上市公司是否合理。”
对于丸美品牌来说,网点数量,具体分布的地区都比较好统计,但发审委要求丸美披露每个网点的销售额,前十大经销商的纳税情况、库存情况并接受中介机构的核查,这些要求就显得非常苛刻。
抛开经销商和代理商作为非上市独立法人公司自身在税务等方面的考虑不说,代理商和经销商与丸美品牌属于商业合作,也没有义务披露每个网点的具体销量及库存。
权威投行专家小兵认为,“经销商的核查的确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主要在于核查的深度和边界,到底怎样的核查程度才能帮助中介机构发表明确意见;监管机构或许也是通过这个项目传递一个信号,经销模式的企业还是要审慎申报,如同农业企业一样(其实上一家被否的深圳软件企业也是销售模式以及销售方式无法核查清楚)。
小兵认为:从这次被卡的几家企业来看,以经销作为主要模式的企业IPO可能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审核的压力。
而目前,还在排队的几家化妆品公司,几乎都逃不开这个问题。他们未来“过会”的可能正在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IPO审核未通过并不代表丸美上市之路从此夭折。资料显示,拿到证监会不予核准发行的文件后,六个月以后可以重新向证监会提出IPO申请,重走审批程序。
而另一方面,曾一度积极准备上市的相宜本草和安婕妤也在1-2年后主动放弃了上市计划,被终止审核。
对于此次丸美审核未通过的原因,有不愿具名的证券专家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具体原因多达十几条,但最根本的还在于,近年来资本市场排队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而股市一蹶不振,证监会的审核条件正越来越严格,越收越紧。